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男女冠军
10月的北京,秋高气爽海星体育直播官网,正是跑步的黄金季节,10月15日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特斯法耶·阿贝拉和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分别以2小时06分23秒和2小时21分45秒的成绩夺得男女组冠军,中国选手张亮和李娜则分别获得国内组男女第一名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,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
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,北京国际马拉松今年迎来了第42届,赛事组委会透露,本届比赛报名人数突破16万,最终通过抽签选出3万名参赛者,其中包括来自肯尼亚、埃塞俄比亚、日本、美国等国家的200余名精英选手,比赛路线延续经典设计,从天安门广场出发,途经西长安街、昆玉河、奥林匹克公园等地标,最终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大道。
“今年的赛事服务更加精细化,沿途补给站、医疗点和志愿者数量均创历史新高。”赛事总监王强介绍,“我们特别增设了多个降温喷淋点和能量补给站,确保选手在比赛中保持最佳状态。”
埃塞俄比亚选手展现统治力,中国选手表现亮眼
男子组比赛中,特斯法耶·阿贝拉从起跑阶段便占据领先位置,半程用时1小时02分50秒,展现出极强的节奏控制能力,尽管肯尼亚选手基普图姆在后半程试图加速追赶,但阿贝拉凭借最后5公里的强力冲刺,以2小时06分23秒的成绩率先冲线,这一成绩也刷新了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会纪录,基普图姆以2小时06分45秒获得亚军,另一名埃塞俄比亚选手格塔丘位列第三。
女子组方面,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同样表现强势,她在30公里后逐渐拉开与第二集团的差距,最终以2小时21分45秒夺冠,肯尼亚选手切普科奇和日本名将松田瑞生分获二、三名。
中国选手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,男子组中,张亮以2小时11分08秒的成绩位列总排名第八,成为国内男子第一;女子组李娜则以2小时32分17秒获得总排名第六,国内女子第一,赛后,张亮表示:“今天的天气和赛道条件都很理想,我对自己的发挥比较满意,但与国际顶尖选手相比仍有差距,未来会继续努力。”
全民参与热潮,跑步文化深入人心
除了专业选手的精彩表现,本届赛事还吸引了大量业余跑者参与,许多跑者身着特色服装,或举着标语牌,为比赛增添了不少趣味,来自上海的跑者王女士说:“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北马,虽然成绩一般,但能和这么多人一起奔跑,感受这座城市的活力,特别有意义。”
赛事组委会还特别设置了“亲子跑”和“环保跑”等配套活动,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绿色出行理念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川表示:“马拉松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,更是展示城市形象和市民精神风貌的窗口,我们希望通过赛事推动全民健身,让更多人爱上跑步。”
科技赋能赛事,安全保障全面升级
本届比赛在科技应用方面也有诸多亮点,组委会首次启用AI人脸识别系统,确保选手身份核验高效准确;沿途配备的无人机和移动医疗团队,可实时监控选手健康状况;选手的芯片计时数据也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,方便观众通过手机APP追踪比赛进程。
在安全保障方面,北京市公安局出动近5000名警力,全程护航赛事,医疗保障团队则配备了50台AED除颤器和200余名专业医护人员,确保突发情况得到及时处理,据悉,比赛期间共有20余名选手因体力不支接受治疗,无严重事故发生。
赛事经济效应显著,助力城市发展
马拉松赛事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,据初步统计,本届比赛吸引外地跑者和观众超过10万人次,带动餐饮、住宿、交通等行业消费约3亿元,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赛事资源,打造‘体育+旅游’的特色品牌,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。”
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在关门时间内冲过终点,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下帷幕,这场充满激情与挑战的赛事,不仅展现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,也让世界看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包容。